AAC介绍
AAC(Advanced Audio Coding)由Fraunhofer IIS、杜比实验室、AT&T、Sony等公司共同开发,目的是为了取代MP3格式。AAC相比MP3压缩率更高,保真性更好。
AAC最开始是基于MPEG-2的音频编码技术,后面MPEG-4标准出现后,AAC重新集成了其特性,加入了SBR技术和PS技术。
目前常用语的AAC规格有:AAC LC、AAC HE V1(相对用的比较少,因为基本上已经被V2期待了)、AAC HE V2
AAC规格描述
AAC LC(Low Complexity)低复杂度规格,码流是128k(一般码流越大,保真性越高,音质越好),音质好。
AAC HE:等于AAC LC+SBR。其核心思想是按频谱分保存。低频编码保存主要成分,高频单独放大编码保存音质。码流在64k左右。
AAC HE V2:等于AAC LC+SBR+PS。核心思想是双声道中的声音存在某种相似性,只需存储一个声道的全部信息,然后,花很少的字节用参数描述另一个声道和它不同的地方。
AAC格式
ADIF:Audio Data Interchange Format。这种格式的特征是可以确定的找到这个音频数据的开始;只能从头开始解码,不能在音频数据流中间开始。这种格式常用在磁盘文件中。
ADTS:Audio Data Transport Stream。这种格式的特征是每一帧都有一个同步字,所以可以在音频流的任何位置开始解码,它类似于数据流格式。
ADTS结构:由7或9个字节组成(通常是7),字段含义如下图所示:
可通过该网址进行AAC的验证:http://www.p23.nl/projects/aac-header/